作者: 深圳市大樹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發表時間:2020-01-07 17:29:30瀏覽量:732【小中大】
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需求說明:
(1) 設備工作原理
餐廚等生活垃圾經過機械分揀并進入破碎系統進行破碎,破碎后的物料進入油水分離系統實現油水分離,而后剩余的固態有機物料投入生化處理。利用菌群自身的發酵熱再配以電加熱輔助加溫,使槽體內保持在一定得溫度,并間隙攪拌使槽內始終保持著好氧菌所需要的新鮮空氣。利用餐廚垃圾中的高蛋白等細菌需要的富營養成份,使細菌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繁殖力,使其分別能產生各種分解有機垃圾的酶,在微生物菌群和各類酶的共同作用下,將垃圾中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和無機物(水、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氨氣),并釋放能量,經菌群快速發酵后,剩下少量無毒無害的有機基質。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通過除臭凈化處理,以氣體和水汽的形式排出,有效的消除惡臭污染,避免了在處理有機垃圾污染物過程中的二次污染;產生的污水通過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,最終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。
(2)▲經處理后的物料減量率應≥85%;
(3)▲設備采用電加熱方式,加熱器設定溫度上限不得高于75℃,發酵倉內的最高溫度不應超過70℃,并具有過熱保護裝置;設備工作環境溫度為-10℃~50℃,在環境溫度≥10℃時,每處理1kg物料(濕基)的耗電量應小于等于0.25kW·h;
(4)處理設備應密閉,不應出現滲漏現象,通風量可調節,廢氣應經廢氣處理裝置處理后達標排出;處理設備使用過程中,可以24小時連續進料、連續運行,產出物指標不受進料頻率影響;
(5)攪拌器主電機應有過載保護裝置,運行模式應可調節,并具有手動、自動操作和出料功能,顯示屏可顯示溫度、濕度、pH值、二氧化碳濃度、攪拌器和通風裝置的工作狀態等;
(6)處理設備表面應平整,無明顯凹凸痕、劃痕、毛刺及無尖銳棱角等;
(7)▲發酵料倉以及與物料接觸的零部件均應采用304不銹鋼材料制作。
(8)▲提供有機垃圾處理運維記錄手冊,在運維期間須每日填寫正確、完整,并作為運維費用結算的依據。手冊中應包含運行維護人員基本信息、日期、垃圾處理量、電耗、水耗、設備維修保養記錄、運行期的事故分析處理記錄及結論等內容。
(9)▲餐廚垃圾處置采用好氧兼氧氧消化工藝;企業須有針對餐廚垃圾的專用微生物菌劑,微生物好氧分解系統由好氧分解處理主機組成,設備產出物排出間隔大于等于7天。
(10)處理設備應具有自動運行功能和運行情況顯示屏,顯示內容包括:處理桶數、處理垃圾重量、發酵倉內數值(溫度、濕度、pH、二氧化碳濃度)、攪拌啟停、加熱啟停、風機啟停等狀態設定。攪拌電機應有過載保護,并設有手動控制模式;
(11)使用新能源、新技術,采用節能設計,使用節能設備;
(12)具有獨立的菌種研發能力,出具相關報告及證明;
(13)在有機垃圾處理技術上有自主知識產權;
(14)鼓勵與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單位進行產、學、研合作。
(15)產業鏈
須提供自主或合作應用的最終產出有機物資源化的證明材料。